365平台怎么注册-365平台地址体育-365tiyu

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
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
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
出自两汉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

译文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,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。最终枯老衰落,大多不接触世事,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,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,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!

注释年与时驰: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。与:跟随。驰:疾行,指飞速逝去。意与日去: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。日:时间。去:消逝,逝去。遂:最终。枯落:凋落,衰残,比喻人年老志衰,没有用处。穷庐: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。将复何及:又怎么来得及。

赏析此句短小精悍,言简意赅,文字不事雕琢,说理通俗易懂,诗人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: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,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。

完善

原文

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 (淡泊 一作:澹泊;淫慢 一作:慆慢;治性 一作:冶性)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,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,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。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(自己的)志向明确,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。学习必须静心专一,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。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,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。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,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。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,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。最终(像黄叶一样)枯老衰落,大多不接触世事,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,只能困守在自家狭小的穷家破舍里,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!

注释诫:警告,劝人警惕。子: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。书:书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文言知识

一、重点字词解释1.夫:句首发语词,不用翻译。2.之:结构助词,的。3.行:品行,操守。4.静:屏除杂念和干扰,宁静专一。5.俭:节俭。6.养:培养。7.淡泊:内心恬淡,不慕名利。8.明:明确。9.明志:明确志向。10.致:达到。11.远:形容词活用为名词,远大志向。12.广:形容词活用为动词,增长。13.才:才干。14.淫:放纵。15.慢:懈怠。16.励:振奋。17.险:轻薄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(蜀汉建兴十二年),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。诸葛亮一生为国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,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,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

刘琦 编著 .历代小品文名篇赏析 .长春 :吉林文艺出版社 ,2011 :88-89 .

赏析

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。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、才学渊博的父亲,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。全文通过智慧理性、简练谨严的文字,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,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。

古代家训,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、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,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,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。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“智慧之化身”,他的《诫子书》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,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。

《诫子书》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,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,最忌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《诫子书》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家书。此文阐述修身养性、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,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品格高洁、才学渊博的父亲,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在此书中展露无疑。全文语言清新雅致,说理平易近人,作者运用智慧理性、简练谨严的文字,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,使得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。

诸葛亮

诸葛亮(181-234),字孔明、号卧龙(也作伏龙),汉族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、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。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,死后追谥忠武侯,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。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,呕心沥血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其散文代表作有《出师表》、《诫子书》等。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并改造连弩,叫做诸葛连弩,可一弩十矢俱发。于234年在五丈原(今宝鸡岐山境内)逝世。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,成为后世忠臣楷模,智慧化身。成都、宝鸡、汉中、南阳等地有武侯祠,杜甫作《蜀相》赞诸葛亮。► 6篇诗文 ► 85条名句

完善

猜您喜欢

但看三五日,相见不如初。

——《增广贤文·上集》

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
——杜甫《望岳》

不贪花酒不贪财,一世无灾无害。

——《警世通言·卷三十四》
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
——李白《赠汪伦》

光阴似箭催人老,日月如梭赶少年。

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。

——苏轼《前赤壁赋》

昔时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。

——李白《长相思三首》

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

——李峤《中秋月二首·其二》

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!

——苏轼《前赤壁赋》

不是逢人苦誉君,亦狂亦侠亦温文。

——龚自珍《己亥杂诗·其二十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