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灰釉呈现白色,未经过精细筛选或用粗陶烧制后的陶瓷成品,会呈现很多的植物燃烧灰烬中的纤维颗粒,呈现一种自然古朴之美,这也是草木灰釉的魅力所在。
草木灰釉的出现实属偶然,商周以后的几千年里,它的制作工艺更是随着历史上不断更新的制釉工艺取代,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坚持制作传统釉料。
各式各样的化工釉料添加进来,颜色越加丰富,形制也越发多样。但纷繁复杂的选择有时候让人无所适从,更多的时候反而愿意用简单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草木灰釉器物就是这样简单素雅的东西,其古朴之美让人无比向往,往后的时间里,无数匠人为重现它而殚精竭虑,其中钻研草木灰釉的刘林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刘林老师的草木灰釉技术传承古法手艺,材料取自天然,不含化学添加成分,天然健康,无任何挥发物质,完全自然无害,给你带来健康的饮茶体验。
茶席间的器物,当以持久耐用、百搭为佳。而草木灰釉的茶器,恰好契合了这一点。本期『茶境』草木灰釉· 瓷上书便是采用刘林老师的草木灰釉瓷胎,搭配瓷上书法名家刘晓虎老师书法作品作为装饰,风雅无边,气韵生动。
本期『茶境』草木灰釉·瓷上书由专研草木灰釉的刘平老师负责监制,釉水原料完全来自于自然植物。将捡回来的枯草和树枝晾干,然后焚化,去除植物的纤维,去除杂质,细细研磨成微小颗粒的碳化物,作为配釉用的着色剂,便成了草木灰釉。
草木灰釉传承古法手艺,材料取自天然,不含化学添加成分,天然健康,无任何挥发物质,完全自然无害。即让器物展现茶道的舒适韵味的同时,更让使用者能享受到绿色健康生活。
泥土与窑火的融合,成就了瓷之美,笔与墨的结合,成就了书法之雅,瓷与书法的邂逅,更见证了艺术碰撞的灵动与美妙。
瓷艺复杂,成功率低,不过一旦制成,则历经千万年而色泽韵味依然;书法在宣纸上用笔墨书写,难度较小,成功率高,但易破损、霉变,不易保存。
陶瓷与书法相结合便能互相映衬,创造出“ 不朽的陶瓷书法艺术” ,令人拍手叫绝。
刘老师笔法纯熟,笔画规矩而有法度,捺画沉着有力,用笔方圆结合,结体在谨严方整中又有跌宕之姿。其骨肉匀适和凝炼的用笔,以工巧难传之笔力,展现瓷上书法之独特艺术魅力。
此套系分: 一壶承、一盖碗、一茶叶罐、四品茗杯。
分别以草体书写上不同诗文,皆为史上文人茶事诗作名句,寥寥几笔道尽国人品茶之意境:重简不重繁,重神不重形,全在韵味优悠,浮生得闲,当饮茶一盏,便可得其真味。
壶承
自笑营闲事,从朝到日斜。
浇畦引泉脉,扫径避兰芽。
茶叶罐
暖变墙衣色,晴催木笔花。
桃根知酒渴,晚送一瓯茶。
盖碗
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
四杯
闲来无事、人淡如菊、得半日闲、心如止水
人生如茶,淡而有味
红尘陌陌,细品闲暇
这样一套素净、雅致,诗意悠远的
『茶境』草木灰釉·瓷上书
不夺主器之光,却可点缀,撑起茶席之美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